化工廠廢氣處理成分復雜(如VOCs、硫化物、氮氧化物、顆粒物等),處理需結合源頭削減、過程控制、末端治理,并滿足環保法規(如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)。以下是典型處理流程及技術要點:
一、廢氣收集與預處理
廢氣收集
密閉化設計:對反應釜、儲罐、管道等關鍵設備實施全封閉,減少無組織排放。
負壓抽風系統:通過引風機將廢氣引入處理裝置,確保收集效率>95%。
分質收集:按廢氣成分(酸性、堿性、有機、無機)分類收集,避免交叉污染。
預處理階段
除塵:采用布袋除塵器、旋風分離器或濕式電除塵器,去除顆粒物(PM2.5、PM10),防止后續設備堵塞。
降溫:通過噴淋塔或冷卻盤管將廢氣溫度降至40℃以下,避免高溫損壞處理設備。
調質:調節廢氣濕度、pH值,為后續處理創造適宜條件(如酸性廢氣需加堿中和)。

二、核心處理技術
根據廢氣成分選擇組合工藝,常見方案如下:
有機廢氣(VOCs)處理
吸附法:
活性炭吸附:適用于低濃度VOCs,通過多孔結構吸附污染物,飽和后需脫附再生(蒸汽或熱空氣)。
分子篩轉輪:高效處理高濃度VOCs,轉輪旋轉實現吸附-脫附循環,脫附氣體送至RTO/RCO焚燒。
催化燃燒(RCO):
在催化劑(如鉑、鈀)作用下,VOCs在250—400℃低溫氧化為CO?和H?O,熱效率>95%,無二次污染。
蓄熱式焚燒(RTO):
通過陶瓷蓄熱體回收熱量,將VOCs氧化溫度降至800℃以下,熱效率>90%,適用于高濃度、大風量廢氣。
酸性廢氣(HCl、SO?等)處理
堿液噴淋塔:
廢氣與NaOH或Ca(OH)?溶液逆流接觸,發生中和反應(如2NaOH+SO?→Na?SO?+H?O),去除效率>98%。
濕式電除塵器:
進一步去除亞微米級顆粒物和酸霧,確保排放達標。
堿性廢氣(NH?等)處理
酸液噴淋塔:
使用稀硫酸或鹽酸吸收NH?,生成硫酸銨或氯化銨溶液,可回收作為肥料原料。
粉塵廢氣處理
袋式除塵器:
濾袋材質(如聚酯、聚四氟乙烯)耐高溫、耐腐蝕,過濾效率>99.9%,適用于細顆粒物(<1μm)。
電除塵器:
通過高壓電場使顆粒物帶電后吸附在極板上,適用于高濃度、大粒徑粉塵。
三、深度凈化與排放
二次處理
生物濾池:利用微生物降解殘留VOCs,適用于低濃度、易生物降解廢氣,運行成本低。
等離子體技術:通過高壓放電產生等離子體,分解有機物,適用于難處理廢氣(如含氯VOCs)。
排放監測
安裝在線監測系統(CEMS),實時檢測SO?、NOx、VOCs等濃度,數據上傳至環保部門平臺。
定期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比對監測,確保排放符合《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4554)等要求。